
姓 名:李勃昕
职 称:教授
学 历:研究生
学 位:经济学博士
政治面貌:致公党党员
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创新驱动
社会兼职: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价专委会理事;致公党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发展经济学学会成员
招生方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联系邮箱:liboxin@hotmail.com
论文发表:
[1]李勃昕,马叶叶,韩先锋,仇娟东.宏观税负调节下FDI的动态创新溢出效应[J].统计研究,2025,42(2):30-42.
[2]李勃昕,冯雅萱,贾智滔,韩先锋.土地财政情境下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双边影响机制[J].中国土地科学,2024,38(9):21-30.
[3]张磊,焦晶,李勃昕,周延杰.融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大容量半结构化数据抽取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 2024,54(9):2631-2637.
[4]韩先锋,勾亚楠,肖远飞,李勃昕.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创新的力量:政策协同赋能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4,(11):62-80.
[5]韩先锋,郑酌基,肖远飞,李勃昕.“双试点”政策协同赋能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24,45(12):59-69.
[6]韩先锋,肖坚,李勃昕.“创新-金融”政策工具组合的协同降碳效应[J].资源科学,2024,46(7):1252-1264.
[7]韩先锋,郑酌基,李勃昕,肖远飞.行政体制改革、营商环境优化与数字创新驱动------来自"放管服"的新证据[J].公共管理学报,2024,21(4):1-15+166.
[8]韩先锋,刘娟,李勃昕.政府R&D资助对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J].运筹与管理,2024,33(1):158-164.
[9]韩先锋,陈龙涛,宋文飞,李勃昕,陈星宇.碳排放对绿色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动态调节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12):60-70.
[10]韩先锋,董明放,李勃昕.中国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动态溢出效应------基于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互动调节[J].财经论丛,2023,(11):36-46.
[11]韩先锋,刘娟,李勃昕.“互联网+”能成为高校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吗?[J].运筹与管理,2023,32(10):178-184.
[12]韩先锋,陈龙涛,李勃昕,宋文飞.数字金融何以能诱发区域绿色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44(10):114-130.
[13]韩先锋,郑酌基,宋文飞,李勃昕.环境规制调节下数字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23,20(8):1180-1188.
[14]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贸易开放是否能助力区域绿色创新?------基于双向FDI的动态调节[J].管理评论,2023,35(3):105-115.
[15]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单边-联动的动态绿色创新效应研究[J].管理科学,2023,36(1):16-33.
[16]李勃昕,董雨,谷羽,韩先锋.如何兼顾降碳约束与经济稳态增长?------以技术效率为内生转化媒介的动态门槛检验[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3,35(5):150-162.
[17]李勃昕,董雨,朱承亮.双向跨境投资、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J].管理科学,2023,36(2):35-52.
[18]李勃昕,王瑞,高晓瞳.开放新格局下中国价值链的升级脱困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23,(2):81-92.
[19]李勃昕,崔鑫,朱承亮.政府投入调节下高校研发支出对研发质量的非线性溢出效应[J].宏观质量研究,2023,11(1):113-128.
[20]李勃昕,董雨,朱承亮.“互联网+”对创新价值链的动态迭代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2023,20(2):231-239.
[21]李勃昕,任赟,韩先锋.“双碳”挤压、经济增长与创新驱动[J].科学学研究,2023,41(3):424-434.
[22]仇娟东,李勃昕,安纪钊.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效应评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6):38-56.
[23]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降子辉.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的异质非线性调节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10):65-76.
[24]韩先锋,刘娟,李勃昕.中国“互联网+”水平时空分异及收敛机制[J].科研管理,2022,43(4):29-36.
[25]李勃昕,张玉荣,朱承亮,李宁.中国跨境投资的内外双循环溢出效应[J].财经研究,2022,48(3):4-18.
[26]郭惠,李勃昕,刘若江.外资开放引入的创新虹吸是否依然有效------基于知识产权价值激励的动态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7):56-66.
[27]韩先锋,李勃昕,董明放.“互联网+”有助于加速区域创新效率收敛吗?[J].科研管理,2021,42(12):167-174.
[28]韩先锋,李勃昕.“互联网+”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时空异质效应[J].统计与决策,2021,37(6):82-86.
[29]李勃昕,董雨,韩先锋.技术封锁是否会抑制中国创新发展?------基于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对冲效应解释[J].统计研究,2021,38(10):23-37.
[30]李勃昕,韩先锋,李辉.“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交互创新溢出研究[J].科研管理,2021,42(8):122-130.
[31]韩先锋,李勃昕,刘娟.中国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异质动态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12):32-42.
[32]韩先锋,刘娟,李勃昕.“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效率的异质动态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2020,17(5):715-724.
[33]李勃昕,韩先锋,黄钺.政府研发资助是否有利于撬动跨境投资的技术创新溢出?------基于IFDI与OFDI双向演化的新视角[J].统计研究,2020,37(6):15-26.
[34]李勃昕.从经济高速增长到发展质量提升:内外变革与创新重塑[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10) :11-16.
[35]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互联网能成为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9,(7):119-136.
[36]李勃昕,白云朴,黄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跨境投资的创新驱动方向转变了吗?[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39(12):35-51.
[37]李勃昕,韩先锋,刘斌.宏观税负是否影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溢出?[J].财政研究,2019,(10):87-99.
[38]李勃昕,韩先锋,李宁.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影响了中国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J].中国软科学,2019,(3):46-60.
[39]李勃昕,庞博,张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驱动创新效率提升的检验------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约束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3):58-70.
[40]李勃昕,韩先锋.新时代下对中国创新绩效的再思考------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金字塔”结构分析[J].经济学家,2018,(10):72-79.
主持项目课题(代表性):
[1]“双向跨境投资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时空演化机制及其共轨溢出效应研究”(19BJL07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9.07 -2022.07,20万元.已结.
[2]“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内资外资双循环驱动陕西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政策研究”(2021KRM094),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软科学一般项目,3万元.2021.07-2022.10.已结.
[3]“双碳战略驱动下陕西绿色创新的内生转化路径研究”(2022D019),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2万元. 2022.07-2024.07.已结.
[4]“双碳战略驱动下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路径设计与培育政策研究”(2023CXRKX049),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软科学一般项目,3万元. 2022.05-2024.05.已结.
[5]“跨境投资内外双循环驱动西安科技创新提升的对策研究”(2021-0054),西安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3万元. 20221.05-2022.05.已结.
[6]“双碳战略驱动下西安市氢能产业链布局设计与发展路径研究”(2023JH-RKXYB-0059),西安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3万元. 2023.05-2024.05.已结.
[7] “中国资本双向流动的交互创新溢出研究”(2018M643599),中国博士科学研究基金课题.2019.09-2021.12.已结.
[8]“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机制研究”,致公党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2023年度重点调研课题,1万元.2023.05-2023.11.已结.
[9]“双碳目标下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P05B02),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重点课题,2025.03-2025.12.在研.
[10]“陕西省社会运行形势分析”(2024),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研究课题,2024.03-2024.12.在研.
出版专著:
[1] 李勃昕,韩先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演化与创新驱动》.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12.
[2] 李勃昕.《中国跨境投资内外双循环的创新驱动效应》.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2.08.
获奖情况:
[1] 李勃昕,董雨,韩先锋.论文“技术封锁是否会抑制中国创新发展?------基于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对冲效应解释”获得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10.
[2]李勃昕.研究报告“双向跨境投资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时空演化机制及其共轨溢出效应研究”获得陕西省2024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25.03.
[3] 李勃昕,韩先锋,李宁. 论文“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影响了中国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获得陕西省2021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11.
[4] 李勃昕,韩先锋. 研究报告《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内资外资双循环驱动陕西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政策》获得陕西省2022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3.05.
[5] 李勃昕.调研报告《双碳战略下加速我省氢能产业培育的报告》获得2022年度全省科协系统“十佳优秀调研报告”.2023.07.
[6]李勃昕.调研报告《关于推动我省氢能交通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获得2023年全省政协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23.12.
咨政建言:
承担致公党中央、陕西省委统战部、陕西省政协、致公党陕西省委会、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农业厅等各级部门调研课题三十余项,撰写各类咨政建言报告六十余篇.其中多篇研究成果得到中共中央领导、省部级领导批示,受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高度评价并积极采纳:
[1]调研报告《关于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报国务院办公厅,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
[2]调研报告《进一步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2023),报国务院办公厅,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
[3]调研报告《深化对外开放,释放跨境投资内外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红利》(2021)被陕西省政协常委会采纳作为十二届十八次会议发言材料,报全国政协,相关调研成果得到中共中央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4]调研报告《进一步吸引海归人才,服务中西地区高质量发展》(2021),由致公党中央采纳上报,得到中共中央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5]《科学实施“双碳”减排,撬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由致公党中央采用,报全
国人大建议及全国政协协商会议发言材料,作为致公党中央调研报告《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支撑材料,得到中共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
[6]《双碳”战略下加速我省氢能产业培育的调研报告》(2022)以陕西省民主党派意见建议反映“直通车”向省委报送,由中共陕西省委重要领导批示,得到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厅采纳.
[7]《加速氢能产业链布局,驱动我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作为陕西省第十二届政协五次会议第54号提案,受到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关注,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厅给予高度评价并采纳相关建议.
[8]《发挥我省航空产业优势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被陕西省常务副省长批示,转省发改委研究,给予高度评价.
[9] 《优化我市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对策建议》(2025)被西安市政协采纳,得到西安市政协主席批示,相关建议受到西安市科技局高度评价.
[10]《关于培育氢能汽车全产业链的建议》(2022)被西安市政协采纳,得到西安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相关建议被西安市发改委、西安市工信局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