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见
作者: 时间:2017年03月29日 00:00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强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追赶超越目标,根据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科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把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作为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2.总体目标。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深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提高教学管理效率。通过切实加强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使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人才培养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办学声誉日益彰显,社会满意度不断增强。
二、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3.切实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高水平大学的最根本要求是高水平的本科教学,本科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动力和社会声誉。因此,要明确本科教学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完善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学院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4.突出本科教学的基础和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本科教学与科研、研究生培养等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思想和良好的教风,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教书育人活动和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学校各部门也要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主动为本科教学服务,切实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5.加大对本科教学的经费投入。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强对教学经费的监管,优先保证本科教学。进一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践、信息化、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加大对教学改革所需经费的支持力度。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6.全面推行“2+2”大类人才培养,探索实行书院制,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打通学科专业基础课,优化专业方向课,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互支撑、“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环节,适当减少必修课程门数,充实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7.逐步探索和实施全面学分制。扩大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进程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和支持开设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提升选修课的质量,鼓励在选课制和导师制基础上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8.推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适度放宽学生转专业的限制,推进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完善学业预警和帮扶制度,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的机会。
9.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在职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担任本科生导师。各二级学院要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具体办法,加强对学生指导的过程管理,强化对学生学业的辅导,强化指导教师责任意识和目标考核。
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0.实施专业动态调整和优化布局。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专业,强化学科对专业的支撑作用,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专业监测评估结果,建立相应专业退出机制,调减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相适应的专业,增设国家、区域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所亟需的财经类专业或专业方向,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
11.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围绕一流专业建设目标,依托国家、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和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分层次规划和建设(培育)一批校级、省级、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形成明显的专业特色和竞争优势。
12.加快新办专业建设。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依托现有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新专业,加强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充分满足新办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3.开展专业评估工作。严格执行国家专业质量标准,有序推进专业评估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尝试开展行业、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评估,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用性。在国际通行或国家已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中,试行开展专业认证。
五、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14.建立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四大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按照一级学科口径打通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课与实验课相结合,专业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逐步并轨,打破课程壁垒,减少课程内容重叠,优化课程体系。
15.建立科学严谨的课程管理机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认知规律系统梳理课程的逻辑结构,确保每门课程的设置都经过严密论证和设计,坚决杜绝“因人设课”。
16.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强化专业课程的整合性,精化专业核心课程,减少专业课程的数量,提高课程挑战度,培养学生掌握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要求。
17.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等公共课建设。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着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改进大学英语教学和考核方式,提高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程内容,推进学生体能测试、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现体育文化和合作精神。
18.强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慕课建设。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实行国家、省和校三级建设、校院两级管理,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示范性强、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慕课,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六、加强教材建设
19.加大教材建设经费投入。学校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编写出版高质量的教材,保证教材建设规划的实现。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优秀教材评选,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营造支持教材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20.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办法和教材评价机制。严格国家级规划教材选用制度,积极选用行业内公认的优秀教材。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师编写各级规划教材和各种创新教材,注重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化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七、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
21.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注重吸收教学研究最新成果,精心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系统化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流程。鼓励教师加强对课程相关学科背景的研究,在教学过程引入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了解课程内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
22.倡导互动式、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重视上好讨论课,各学院应根据实际,对各类课程的讨论课应有一定时数要求,教师应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认真组织讨论过程,切实提高讨论质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依托在线课程,逐步改进传统授课方式,探索“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鼓励小班化教学,确保授课效果和质量。
23.改进课程考核方式。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特点、学生学习情况等,采用期中考试、平时作业、小论文、小测验、调查报告、专题演讲、口试、实践操作、小组辩论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推进教考分离制度建设,考试内容更多向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潜能方面倾斜。
八、强化实践教学
24.构建和完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具有全程性、开放性的国家、省、校、院实践教学平台和素质实践、专业实践、双创实训、综合实践教学模块的“四层次四模块”基本框架,不断完善“四年不断线”的本科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25.扎实做好双周实践教学活动,适时将双周实践教学转型为实践教学短学期(四周)。各二级学院要在活动周实践项目的选择、实践活动的形式及实践内容的设计上,紧密结合本专业特点,考虑学科发展方向,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设计、思考、分析和讨论,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认真总结双周实践活动的经验,借鉴先进高校的成熟做法,适时开展实践教学短学期制。
26.积极开展多层次和多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科研基地平台开展实践教学,以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社会调查研究项目为导向,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情民意为主要内容,开展多样化的社会调查研究,促进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能力的提升。
九、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27.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培养方案,开设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分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从新生创业基础课、创新创业类专业选修课,到创业项目及创业实训类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8.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各类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资源,加快创业实训公司、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众创空间和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建设,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共享和创新创业资源全开放,全力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
29.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跨校、跨年级、跨学科、跨专业组建队伍,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催生优秀项目和成果。
十、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0.从严治教,强化管理,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和增强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管理,严格对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将各教学单位的教学事故发生率作为衡量其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发生两次以上教学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教学的领导当年不能参与评优评先。
31.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优化现有教学管理队伍结构,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发展,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务员的业务培训,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
32.改进教学资源分配机制。实施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改革,在院、系(部)教学经费分配方面,改变主要按学生人数分配经费的做法,实现学校教学经费投入与院、系(部)优质教学资源数量和教学质量挂钩。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教师跨院、系(部)开课、学生跨院、系(部)选课。
十一、拓展合作办学
33.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加大与国(境)外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推动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开展“2+2”、“3+1”等合作项目,探索与国(境)外知名大学开展本硕连读。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和引进国(境)外优秀专家来校授课或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引进国(境)外优秀教材,提高外籍教师聘任数量与质量。
34.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省内高校联盟,探索校际间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参与慕课(MOOC)联盟建设,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
35.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按照学科属性和服务面向,深入推进学校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战略合作。积极推进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开发、实习实践、吸纳就业、师资培养上的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十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6.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倡导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严格执行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师风表现一票否决制。
37.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加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设立教师培训专项扶持基金,下大力气开展教师和助教培训,帮助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增加国外访问学者人数,提高教师国际化程度,加强对教师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指导实践等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加强教师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教学成果奖励相关政策,加大奖励力度,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项目,产出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果。
38.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依托学科设立一批产学研为一体的学部组织,全面融合教学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切实推进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注重科教融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支持各类研究机构(中心)向学生开放。将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科研支持教学,科研促进教学。广泛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服务于高水平的本科教学。
十三、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9.加强和完善校内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学生全员评教、教学检查和督导评学、各级领导听课、观摩教学、教师评学和教学奖惩等制度,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
40.建立多维度教学质量社会监测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数据平台的作用,对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的质量进行更有效的专项评估;逐步建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本科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机制;鼓励院、系(部)参与主流国际专业认证,提高毕业生质量和资质的国际认可度,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反馈和依据。